都說自古紅藍出cp,但對于《鬼泣》玩家來說,紅、藍是能讓他們興奮、發病、乃至癲狂的顏色。
是的,最近的互聯網正在大規模傳播著一場由鬼泣玩家掀起的“紅藍色大病”。你會看見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視頻,它們無一例外,都有著以紅藍兩色為代表的主角、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時間段,以及如“嘿維吉爾……”“把閻魔刀給我”等一系列意義不明的奇怪對話。
最開始,它是一個登上B站熱門的視頻,是兩袋紅、藍色的康師傅方便面,是它們背后那充當武器的樂事薯片和香腸。
后來,它變成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寄身于可樂微微轉身時那無處散發的水汽與悶騷當中。
再后來,它可以是任何與紅藍兩色相關的物品,《紅樓夢》與《西游記》,《植物大戰僵尸》里的寒冰菇與火爆辣椒、宇宙中的地球與太陽、現在與過去的B站圖標……只要包含紅色和藍色的東西,都能莫名其妙的成為這類“大病”視頻中的一員。
直到后來,一位逆天的老哥徹底殺死了比賽。他以自己的兩條內褲為引,最終制作出了堪稱病入膏肓的狠活。
——所以,這群病友發的到底什么???
實際上,它們所復刻的是游戲《鬼泣5》M19(即第十九關)中的高潮一幕:身著紅衣的騷男主角但丁在歷盡千辛萬苦后,終于在魔界樹的頂端找到了自己的宿敵、他的悶騷哥哥維吉爾;而這兩位從小相愛相殺的魔人,最終在宿命般的生死(?)決斗前并未有著過多的情緒流露,反倒只是淡淡地回憶起二人曾經的過往,頗有一種“于無聲處聽驚雷”的美感。
網友們就是這樣,抽象地將這一幕兩位老男人的代表色——紅、藍提取了出來,并進行了各種堪稱“慘無人道”的整活。
但僅僅是這樣一個視頻,似乎并不能解釋最近這股龐大紛雜又抽象的大眾意識流。它既無法解釋《鬼泣》這個已經發行近四年的游戲在近期為何又一次火爆,也無法徹底解釋為什么無論圈內外的玩家,都會對M19的這一幕有著如此之深的印象。
而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就要提到一個在近兩年形成、與《鬼泣》相關、但如今已經近乎于魔怔的分區。它有著一個與名字極其相符的稱謂:
——“大病區”。
提到大病區,就不得不提《鬼泣》中唯一指定逼王以及諧星——V哥,維吉爾。
作為主角但丁的親哥、對力量有著變態執著的男人以及《鬼泣》第3、5代的最終boss,他以亦正亦邪的設定和不茍言笑的高冷人設收獲了極高的玩家人氣,不過和系列的另外兩位主角——但丁和尼祿相比,他總顯得不那么接地氣。
但就像在某些小游戲中,精靈少女總會莫名其妙和哥布林搞在一起一樣,這屆網友就喜歡玩各式各樣的反差,越是像V哥這種高冷的人設,他們越有惡搞的欲望。
于是,在網友們的迫害下,V哥幾乎以一己之力承擔了《鬼泣》中90%以上的整活任務。他在游戲中反復提及、不斷追求的力量(即power,諧音“拋瓦”),讓他被網友調侃成了“拋瓦怪”;他變胖的模樣,被網友幻視成了同為卡普空旗下游戲《生化危機8》里的公爵;
就連與但丁對決時那帥氣的開刀動作,也被惡搞成了“橫掃饑餓做回自己”的士力架……V哥那冰冷的外表,就這樣在網友們一次又一次的娛樂化解構之下悄然破碎,并在冰面消融之后露出了其下悶騷又詼諧的一面。
不過這一切的惡搞與整活,都在一位后來者的靈魂mod對比下顯得相形見絀
——那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燒烤大排檔椅子。
在B站上,有這樣一個播放數百萬的視頻:它展現的是M19中但丁與V哥對決的經典一幕,一切與原版幾乎都沒有區別——但唯獨將V哥所倚靠的魔界樹根,換成了一只土到不能再土的大排檔椅子。
簡簡單單的mod轉換,給予了畫面極強的反差感與表現張力,并為V哥的人設注入了不可言說的、奇怪的靈魂。它所帶來的效果,就像是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姐姐(?)在路邊燒烤攤光著膀子拼酒擼串一般,離譜且生草、生草且合理。
這個塑料椅視頻直接成為了大病區的“萬惡之源”。就連視頻中維吉爾轉身后,那公然穿模與違背粒子特效的效果,也被玩家們調侃成了“塑料不可降解”。
很快,這個塑料椅向著游戲內外瘋狂傳播,并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在游戲的第三關,有一個路邊的大排檔椅子是沒有hitbox判定、沒法被破壞的。在它面前,維吉爾的“拋瓦”再強也起不到作用——于是,這把椅子就理所當然地被解讀成了V哥的“天命之椅”。
好巧不巧的是,現實中也有著這樣充滿“拋瓦”的椅子。
在國外的一個拍攝風暴來臨的視頻中,有著這樣神奇的一幕:大樹側翻、卡車倒地,但鏡頭轉過,唯獨草地上的大排檔椅子巋然不動。于是,有人將這一幕配上了維吉爾的主題曲“I am the storm that is approaching!”(我是那即將來臨的風暴?。?,為椅子注入了滿滿的拋瓦能量。
有關“拋瓦椅”的執念,就這樣一點點地反哺到了現實當中?,F在的人們只要看見大排檔椅子,就會不由自主地“發病”,并不由自主地唱起V哥的那一句主題曲。
——是的,別的游戲mod都是盡可能地脫女角色衣服,只有鬼泣的mod是想要創死玩家。
而在這樣堪稱病態的傳播中,《鬼泣》分區就這樣榮獲了“大病區”的稱號;塑料椅也這樣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維吉爾“靈魂”之中的一部分。
而M19的這一關,也隨著塑料椅的爆火,成為了刻在每個鬼泣與非鬼泣玩家DNA中的一部分。直到后來,在不久之前,兩包紅藍色的方便面出現在了玩家的視野當中……
仿佛一切都有著大病一般。
而隨著病情的蔓延,如今的“大病區”已經不再局限于《鬼泣》一款游戲本身,而是成為了包含《合金裝備》《碧藍檔案》幾款游戲的綜合分區(圖為最近由《碧藍檔案》和《求生之路2》中衍生出的,“正在治療自己”的meme)
有關鬼泣大病區本身的內容基本就是這些了。但如若我們更加深入地抽絲剝繭,就會發現“大病區”的背后其實多少有些矛盾以及迫不得已。
因為如果不“發病”,就沒法生存下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鬼泣》的社區算是玩家群體構成最矛盾的社區之一。
這其實與《鬼泣》的類型有關,作為少數如今仍存留于市面上的ACT游戲之一,《鬼泣5》在基礎上手、通關相當簡單,你只需掌握幾個簡單的連招(或者開啟auto模式),即可一路胡B亂按的“咿呀”通關。
圖為但丁的咿呀劍法,因其簡單、無腦的特性且常常伴隨但丁的“咿呀”語音而得名
但相對的,這類ACT游戲的真正上手極為困難,且上限近乎于無限高——每種武器的招式掌握、多種武器的連招轉換、不同戰斗風格對招式的影響與切換,常態化與魔人化狀態下的不同打斗……游戲中要處理的戰斗信息極為復雜,且均需要你大量的練習、連招記憶以及手速,如果你想真正的在《鬼泣》這類游戲達到“登堂入室”的階段,那付出的努力幾乎要比市面上99%的游戲都要多。
就像我自己,盡管我早已經通關了鬼泣DMD難度,但真正打boss時依舊是個只會咿呀和升龍拳的菜只因。
是的,它擁有幾乎最受歡迎、最高人氣的男性主、配角,同時也有著幾乎最能夠勸退人的操作門檻。
這種較為極端的游戲類型,使得注定《鬼泣》注定是一個偏小眾的游戲,相較之下能夠在社區中鉆研、討論技術的玩家留存則顯得更少。在鬼泣這一分區中,除了個別極致華麗、能夠牢牢抓住眼球的戰斗表演視頻,大多數教學、打法等視頻都不會有著多高的熱度。
于是,有些不甘寂寞的玩家們開始整活、開始另辟蹊徑??赡苁怯捎谟螒虍斚碌奶厥猸h境、也可能是由于疫情下人類心理普遍的憋屈、他們就這樣,以一種近乎于“發病”的心態抒發著自己對于游戲的感情。他們開始P上塑料椅、開始打上各種奇怪的mod,并以此為噱頭去吸引各路玩家。
——而這種近乎偏執的行為,還真讓他們走出了一條近乎于邪門的道路。如今,《鬼泣》已經造就了一系列獨有的、熱門的meme,并在某種意義上成功達到了“出圈”的效果,在諸多游戲中活出了一種別樣的特色。
但對于一些老玩家來說,他們并不喜歡“大病區”之類的稱呼。一方面,這其實只是為了維持熱度整活的無奈之舉,他們會擔心自己的“凈土”迎來一群又一群無腦跟風的梗小鬼;而另一方面,“大病區”最初的來源說起來并不會讓人感到開心——因為一些苦心鉆研《鬼泣》的大佬身體狀態并不好,其中甚至有著因為疾病去世的意外情況。
但無論如何,在如今的諸多玩家中,如今的“大病區”已經有了一種全新的含義,并無冒犯的意思;而且,對于一款已經發售近四年的純單機、高門檻游戲來說,有著熱度才是最重要的,有著新鮮血液的不斷涌入,才會讓一個社區有著持續的生命力。
因為游戲類型的冷門、上一代銷量的欠佳,《鬼泣4》與《鬼泣5》差距間隔了整整十年,這類ACT的游戲也并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有續作。
但在塑料椅和“閻魔刀”的不斷整活中,你似乎總能時不時看見這些老朋友——這些即使活到八十歲、老掉牙了,也會拿著輪椅互相砸假牙的老頑童朋友。
這次“紅”與“藍”的大病潮流,終有一天將達到瓶頸,屆時人們也會去放棄這個meme,去追逐下一個成為熱門的爛梗。
——但無論如何,鬼泣玩家們(以及云玩家們)的這場“大病”,怕是一時半會都好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