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16:38 151
個人養老金業務全流程操作指南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里的錢怎么用?
2022-11-17 08:08 49科普
新研究稱生育永久改變女性骨骼“我們的發現佐證了生育會對女性機體產生深遠影響,進一步證明骨骼不是一個靜態器官,而是一個隨著生命事件變化的動態器官?!薄?/p>
2021-08-14 11:01 213科普
流言:冠狀動脈造影對人體有害,因此不能進行造影檢查不少心臟病患者和家屬間流傳著冠狀動脈造影“有風險”或是“對人體有害”,甚至拒絕進行造影檢查。真相…
2021-08-14 11:01 186科普
流言:紅薯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蔬菜,既可以作為主食也可當成零食,纖維素含量很高,還富含類胡蘿卜素,老少皆宜。但關于紅薯也同樣有很多疑惑,比如有說法稱糖…
2021-08-14 11:00 177科普
流言:半夜驚醒突然發現自己動彈不得、說不出話,很多人有過這種“鬼壓床”的經歷,“鬼壓床”往往還伴隨著各種解釋不清的怪異現象和感覺,有人還稱是因為看…
2021-08-14 11:00 171科普
流言:一提到蔬菜,大家都覺得“特別清淡”,炒菜的時候也都是“一視同仁”,加鹽加鹽,要不然沒有味道,淡了就更不好吃了。真相解讀:一提到蔬菜,大家都覺…
2021-08-14 10:58 212科普
流言:某軍隊首長的保健醫生微信轉發:大蒜切片氧化15分鐘后,放嘴里咬碎含一會,咽下唾液,吐掉蒜瓣,能夠有效殺滅新冠病毒。山東省蘭陵縣146萬人,即便是在…
2021-08-14 10:58 186科普
流言:“食物相克法則”的滲透性和普及率很高,這些說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菠菜和豆腐同食,不僅影響鈣的吸收還容易得結石??;牛奶和桔子橙子一起吃,會凝結…
2021-08-14 10:57 166科普
流言:傳統的社會性別話語下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更容易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女性更不適合職場”的結論深入人心。真相解讀:傳統的社會性別話語下…
2021-08-14 10:56 168科普
流言:傳統的社會性別話語下認為“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女性更適合育兒。真相解讀:隨著二胎政策在國內的推行和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夫妻開始面臨一個問題,…
2021-08-14 10:55 167科普
流言:軟糯的羊絨衫,暖身的毛衣,是冬日衣櫥里的主角,然而,一個不小心洗錯了,M變成XS的慘劇就這樣發生了,而且料子越好縮的越小,擱誰誰都心疼。不過近來…
2021-08-14 10:55 152科普
流言:女性痛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最近為了加強對女職工的勞動保護,減少和解決女職工在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遼寧省擬自明年3月起開始實施痛經假…
2021-08-14 10:54 179科普
流言:很多人買油的時候都會看包裝,專門挑包裝上寫著“不含膽固醇”的植物油買。因為不含膽固醇的植物油更健康。真相解讀:被“不含膽固醇”忽悠了:植物油…
2021-08-14 10:53 167科普
流言:防護級別越高的口罩,越值得購買,阻隔病毒挑選口罩,看防護級別就行。真相解讀:實際上,阻隔病毒只看防護級別可不夠。很多人搞不懂一個事兒:N95和KN…
2021-08-14 10:52 154科普
流言:有人因為受到“浸出工藝需要用到汽油”傳言的影響,從此只認壓榨油;而市面上的很多壓榨油也大打各種健康的旗號,還有的直接強調:自己是純手工壓榨?!?/p>
2021-08-14 10:51 150科普
流言:帶呼吸閥的口罩看起來就很厲害,無論是流感高發期還是新冠疫情期間,都應該帶有呼吸閥的口罩。真相解讀:有一些人認為,帶呼吸閥的口罩看起來就很厲害…
2021-08-14 10:51 158科普
流言:動物血很臟。真相解讀:事實是,血管里并沒有什么垃圾毒素!血液的作用之一是將代謝廢物運送至肝臟等相關器官解毒。我們平時吃肝臟都能放心吃,也沒有…
2021-08-14 10:50 157科普
流言:大多數人買酒有看“度數”的習慣,瓶子的標簽左上角或者右上角的位置,往往會有一個數字“11°、10°、9°、8°”,這就是酒精度數。真相解讀:近日,#…
2021-08-14 10:49 170科普
流言:與奶粉不同,蛋白粉中的蛋白質含量更高,補充效果更好,再加上媒體猛烈的宣傳,讓人有一種不來兩勺蛋白粉就愧對自己的感覺。真相解讀:與奶粉不同,蛋…
2021-08-14 10:49 183科普
流言:寒冷的冬季正是吃火鍋的好季節,至于吃火鍋的時候點什么下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保留菜單”,其中“鴨血”這員大將,有的人愛到不行,有的人卻有所忌…
2021-08-14 10:47 147科普
流言:進入冬季以來,全國氣溫驟降,新冠疫情又有抬頭的趨勢,多地爆發聚集性疫情,這也牽動著每個國人的神經。不過,各類小道消息也在同一時間四下興起,比…
2021-08-14 10:47 178科普
流言:大腸桿菌一定是不好的。真相解讀:提起大腸桿菌,很多人會聯想到很反胃的畫面,其實這么多年您可能一直誤會它了。想了解大腸桿菌就不得不先提腸道微生…
2021-08-08 09:16 154科普
流言:隨著寒流侵襲了全國大部分城市,很多開車族在早上啟動車子時,都要面臨一個問題:熱車。有些人的習慣是在啟動車子之后先不給油,讓車輛原地靜止一段時…
2021-08-08 09:13 163科普
流言: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在某處偶遇某人,欣然上前打招呼時,卻發現ta根本不是你認識的那個,甚至他們沒有一點相像,這時,你也許會自我調侃一句“啊,我…
2021-08-08 09:12 153科普
流言:林林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秀。但是,最近她發現自己總是容易犯困,上課著隨時就能睡著;另外,她和朋友打鬧大笑之后還會出現雙腿發…
2021-08-08 09:12 166科普
流言:海苔是很流行的零食,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因為其鮮美的味道和酥脆的口感而過“口”不忘。很多人認為海苔就是海苔,跟紫菜是兩回事。真相解讀:如果…
2021-08-08 09:11 179科普
流言:小的時候每逢餐桌上有雞爪制作的菜肴,大人們就會特別囑咐小孩子:多吃點,小時候吃雞爪,長大能抓錢!雞爪、雞腿、雞翅,這些雞身上容易入味、又看起…
2021-08-08 09:09 192科普
流言:車厘子作為水果中的“貴族”,價格一直都令人“可淺嘗而不可吃爽”;然而,今年的車厘子價格竟然出現了大幅度下降,讓很多車厘子控們實現了所謂的“車…
2021-08-08 09:09 165科普
流言:小的時候每逢餐桌上有雞爪制作的菜肴,大人們就會特別囑咐小孩子:多吃點,小時候吃雞爪,長大能抓錢!雞爪、雞腿、雞翅,這些雞身上容易入味、又看起…
2021-08-08 09:07 171科普
流言: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說一個人是樂觀或悲觀的時候,通常指的就是一個人在氣質類型上的樂觀/悲觀。這指的是人們對于未來是好是壞的預期和判斷。樂觀者,通…
2021-08-08 09:07 191科普
流言:經常聽人提到,說看車厘子血紅色的外觀就知道,里面一定鐵含量很豐富,吃了可以起到補血的作用。真相解讀:經常聽人提到,說看車厘子血紅色的外觀就知…
2021-08-08 09:07 152科普
流言: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顯示:車厘子的維生素C含量僅為7mg/100g[1]。這在水果中并不高,僅僅是我們熟知的橙子(維生素C為33mg/100g[2])的21%而已。二者相…
2021-08-08 09:06 159科普
流言:有說法稱,“有人吃櫻桃核導致中毒,5個櫻桃核就會要命?!闭嫦嘟庾x: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過下面這條新聞,說是“有人吃櫻桃核導致中毒,5個櫻桃核就…
2021-08-08 09:05 154科普
流言:還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個視頻,說紫菜用手撕不爛的都是假紫菜,是用塑料做的。真相解讀:還記得曾經看到過一個視頻,說紫菜用手撕不爛的都是假紫菜,是用…
2021-08-08 09:04 147科普
流言:冷冬的威嚴橫掃大江南北,寒流之下,很多人特別是沒有集中供暖區域的小伙伴們,在取暖課題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熱水袋、暖手寶、電暖桌……當然,少…
2021-08-08 09:03 170科普
流言:很多人對貓咪愛的深切,但高冷的貓星人卻總是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架勢,甚至有一種傳聞說“當你的貓盯著你看的時候,其實是在判斷你是否還活著,…
2021-08-08 09:02 175科普
流言: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和存活,有這么一種說法:新冠病毒生性喜寒,氣溫越低,存活時間就越長。今年冷冬已成定局,伴隨低溫而來的是我國北方多個城市…
2021-08-08 09:02 230科普
流言:創作歌手李榮浩的《麻雀》相信很多年輕朋友都不陌生,麻雀是一種城市中隨處可見的鳥類,可以跟人們如此親密無間地生活在一起。不過有一個問題:身邊的…
2021-08-08 09:01 156科普
流言:曾經我們把麻雀列為“害鳥”,因為麻雀會吃谷物。真相解讀:麻雀是一種R策略繁殖的鳥類,繁殖速度很快,只要環境適宜,就會產卵繁殖。以北京為例,一般…
2021-08-08 09:00 144科普
流言:在我們洗澡或者上廁所時,喵星人常常會蹲守在衛生間門口等待,甚至還會扒門偷窺。這一系列動作讓一些貓奴們覺得是主子在關心自己,甚至腦補出“怕水的…